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“金山银山”,挖掘林业潜在的价值?在云南,浪潮助力云南省林业厅,用一年的时间,筹划、建设林业大数据中心,通过信息挖掘整合,创新林业应用,加快林业信息化进程,助推中国林业进入新时代。
项目背景云南,地处我国西南边陲、北半球低纬度高原,长江、澜沧江、怒江等六大水系纵贯全省。特殊的地理位置,复杂的地形地貌,独特多样的气候,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,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。云南全省有3.91亿亩林地,森林覆盖率为59.7%,林业资源十分丰富。
然而,面对这样的一个资源丰富“聚宝盆”,如何发挥最大价值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长期以来,云南林业信息系统数繁多,但彼此割裂,数据无法交换共享,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能力薄弱,资源浪费严重,阻碍了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。
方案概述今年8月26日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同意,以云南省林业厅承建单位,建立中国林业大数据中心和中国林权交易(收储)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国林业双中心”)。9月20日,中国林业双中心在昆明浪潮云计算产业园揭牌,正式落户云南,成为中国林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历史性标志事件。
详细解决方案浪潮通过林业大数据中心的建设,构建上下级联系、横向贯通、逻辑一体化的林业信息整合服务,为数据互通与共享、分析与挖掘等提供重要保障。
政企结合,打造林业“最强大脑”
为了解决云南林业资源整合及挖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从2017年11月,云南省林业厅牵头开展同浪潮集团合作,启动了云南林业大数据建设的前期工作,先后开展了业务调研、信息整合、方案制定、数据获取和应用试点等多项工作。截至目前,已经完成8个建设方向的规划,完成林业大数据中心的初步搭建,包括林业大数据海、林业大脑以及上层各项系统和应用。
在昆明浪潮云计算产业园内,汇聚了政府、浪潮天元大数据、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海量数据,经过一系列清洗、处理、存储、归档及AI治理后汇入林业大数据海。截至目前,数据海中的数据已近3PB,并呈快速增长趋势。通过林业大脑的知识融合、知识标注、知识关联、知识图谱、搜索推荐等环节,进行快速的知识发现和知识迭代,支撑上层系统和应用,进而为社会各界提供数据服务、技术服务及应用服务。最终,有力支撑、服务于林业产业链的一、二、三产。新产生的数据也可回流至大数据中心,实现高频的数据迭代与更新,时刻保证数据活力。
小核桃的“大智慧” 产业链运转加速度
通过林业大数据中心的系列建设,实现了对产业链横纵结合、动静分析。
以核桃产业链为例,云南虽为全国核桃产量大省,核桃产业链却非常薄弱,价格波动太大。政府大力推广种植优良核桃品种,其种植面积也在近几年大面积扩张。而今,云南的核桃已经进入盛产丰收之时,却遇到价格下跌、产销不畅、供需失衡的现状,这让云南的核桃产业前途未卜。如何促进产业发展,带动经济增长,成为云南林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。
以信息化促进林业现代化,云南省林业厅通过核桃产业链布局分析及辅助决策系统,以及核桃贸易跟踪及宏观趋势分析系统,面向政府、企业、林农等角色,借助产业数据分析服务,解决了上述问题。
核桃产业链布局分析及辅助决策系统,可以从核桃种植情况、技术发展、企业发展等角度可视化地展现云南核桃产业链发展状况。根据核桃产业链的上、中、下游划分企业,从地理分布、企业数量、注册资本、注册时间等维度进行大数据统计与分析,实现对云南核桃产业链发展状况的整体把握。同时,配以经大数据分析后绘制的企业图谱,梳理企业与企业、企业与人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,实现对核桃相关企业细致入微的分析。
核桃贸易跟踪及宏观趋势分析系统,则利用大数据等技术,在核桃价格行情、核桃产业市场需求、核桃加工产品、核桃零售市场规模发展前景、核桃产业市场前景、国内核桃生产厂商竞争力、全球核桃进出口贸易、全球核桃生产消费与前景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,准确诊断林产品市场的症结,分析林产品市场变化,深入挖掘市场偏好,及时指导种植、粗加工、深加工及精加工等企业的生产方向,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,进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做大做强绿色富民产业,不断扩大林产品有效供给。
重创新强应用,构建林业服务新模式
围绕创新和实用,浪潮与云南林业开展了系列建设,让科技全面赋能林业。
通过中国林业双中心的建设,带动传统林业发展模式的转变,耕耘于林业深层业务,促进林业信息化和业务化相统一。同时,促成林业业务和实体部门工作模式上的加速转变。
以森林旅游为例。森林旅游的发展,实现了从 “砍树”到“看树”、从“卖山头”到“卖生态”、从“卖木材”到“卖景观”、从“把林产品运出去”到“把城镇居民引进来”的历史性转变。利用信息化手段,带动森林旅游规模的发展壮大,提升森林旅游的综合效益,促进森林旅游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、增强国民体质的重要途径,同时也能积极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,周边百姓“不离乡、不离土”,就能得到合适的工作。
再以亚洲象监测项目为例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,随着近年来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,当地亚洲象的数量不断增长,但人与象的冲突也在不断升级。根据林业部门统计,过去5年,野象已经造成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近200人伤亡。“现成的栖息地里,可以吃的食物不是特别多,也就会导致它从森林里走出来,到老百姓的一些庄稼地里找吃的。”西双版纳亚洲象保护项目办主任郭贤明,在接受经济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。
未来,通过中国林业大数据中心的一些应用,管理部门就能对亚洲象的分布、活动轨迹等信息进行有效监控。同时,无人机、监控摄像头拍摄的野生亚洲象的实时影像,也能回传进入平台。之后,平台将根据地理坐标分析,通过多个渠道,向野象活动区域附近居民发布预警信息。通过大数据中心提供的产业平台,不仅能实现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管理,农林户和涉林企业,也能随时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,来优化生产和经营活动
客户收益目前,围绕林业资源,已形成全国、云南、西双版纳、核桃产业链、森林公安、林产品交易等横纵维度多个场景。所有数据都严格按照行业、产业链等维度进行划分与归类,并支持钻取查看明细,完全摸清数据家底,真正做到面对大数据,也能一览无余,明察秋毫。
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产品购买热线:
ERP、管理软件购买热线:
云服务产品销售热线:
浪潮网络售后热线: